辛焱的角色故事
角色故事一
辛焱在演奏的时候从不循规蹈矩,一切东西都有可能成为她的乐器。舞台上的柱子、地板、观众的欢呼与叫喊,还有神之眼的火花与爆炸,都可以成为她摇滚乐曲中的点睛之笔。 为了演出而搭建的临时舞台,每每在演出过半的时候就会熊熊燃烧起来,最后只留下一团冒着热气的黑木炭。千岩军在多次劝告无果之后,只好加强巡逻,想方设法阻止辛焱进行演唱。 双方的斗智斗勇,往往是辛焱取得胜利——她总是能找到可以演唱的地方,以神速搭建起舞台,与观众们一夜欢歌。比较可靠的坊间说法是,许多千岩军巡逻队的成员在阻扰辛焱的过程中被“摇滚之魂”所感染,成为了她狂热的追捧者。 辛焱总能从这些“摇滚之友”口中提前知道千岩军的巡逻计划,所以轻松就能避开巡查。久而久之,因为始终没有收获,也没有听说有谁在演唱会上受伤,千岩军对辛焱的行为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角色故事二
辛焱身材高大,皮肤黝黑,还有一对锐利凌厉的眼睛。而为了维持摇滚的心境,她终日都保持演出时候的夸张打扮。平日里走在街上,在旁人眼中,她都是一副凶相毕露的状态,像极了横行于市井的流氓地痞。 她要是去排队买点心吃,前面的人都会吓得急忙左右闪开,为她清出一条路。她要是不小心和小孩子对上了眼,那孩子会马上躲到爸爸妈妈的背后去大哭大闹。而就算辛焱什么都不做,也会经常被人栽赃陷害。只因她面相凶狠,看上去像是坏事做尽的人。 辛焱虽然不会在意别人对她的看法,但她会觉得让别人担惊受怕,或者给人添麻烦,都是很不好的事,所以一直在想办法作出改变。每天早上起床,她都会照镜子,用手指按摩面部,让眉头和眼角舒展一些。她还会对着镜子练习微笑,学习用优雅的表情和语气说话。 在她学有所成之后,某次路遇一群小孩在欺负同伴时,她不假思索地冲了上去,帮那孩子解了围。她露出了她自认为最亲切的微笑,用自自认为最温柔的动作摸了摸孩子的头。孩子确实安静了下来,但更准确地说,是灵魂出窍般一动不动,被吓得尿了裤子。而那群欺负人的孩子,也哄地一声,作鸟兽散。 “那个凶凶的阿姨,终于变成鬼来吃人了!快跑啊!” “谁是你阿姨啊?谁又是鬼啊!”一声怒吼,修为尽失。
角色故事三
评价万事万物,辛焱心中自有一套标准,而衡量结果只分两类,“摇滚”和“不摇滚”。若是正义正直之事,比如见义勇为,知难而上,那就是“摇滚”,若是不入流之事,比如欺善怕恶,偷奸耍滑,那就是“不摇滚”。摇滚的精神中有叛逆与反抗,但若是违背道德之事,那仍然是“不摇滚”。 具体的判断标准掌握在辛焱自己手中,可能是根据事情的结果,也可能是根据她的心情,但这两个词表达出的褒贬含义还是很明确的。只不过,这一套标准用在某些场合时听起来会不太对劲。由于面相凶恶,辛焱几乎没有朋友。而“万民堂”的香菱,是难得的可以和她聊得很投缘的人。 辛焱造访“万民堂”有一个特殊的原因,她可以在这里找到编曲的灵感。每当香菱研发出新菜和别人避之不及的反应不同辛焱会特别主动地试吃。前所未有的酸甜苦辣在味蕾爆炸之时,她脑中的灵感也会奔涌而出。 “香菱,你又做出了很摇滚的菜嘛!”虽然对辛焱来说,这是她心中认为的最高评价,但听到这种评价的香菱,有点开心不起来的样子。
角色故事四
摇滚的永恒主题,是反抗。辛焱想要反抗的东西并不是实物,而是一种名为“成见”的桎梏。她出身在-户贫穷的农家,父母对她有着极高的期望,将最好的东西都留给了她,希望麻雀能够蜕变成闪耀的凤凰。当然,这“凤凰”必预是他们心中达认的那种样子。 然而天不遂人愿辛焱长得比普通女孩子高大不少,面相也和软绵绵的“可爱”两字沾不上太大的边,女技子应该掌握的烹饪、家务、女红等等,也一项都做不好。因为曾被最深刻的“成见”支配了童年辛焱才能明白“成见”究竟有多么可怕。但即便是她成为了摇滚歌手,她也没有放弃这些技能的修行。不仅是因为不服输,还是因为她觉得因为没天赋就放弃,也是一种“成见”。 前不久,她的一位乐迷,云堇受邀去她家中做客。要不是辛焱为她开门,云堇,还以为自己走错了屋子。房间一尘不染窗明几净,屋中的摆件全是手工制作,排列得整整齐齐。灶台边还是湿润的,说明前不久才做过饭,还有编了一半的彩色布条放在床前,很像是辛焱演出服袖子上的装饰。简直就是一位贤惠持家的女士的房间,哪来半点摇滚气息?因为和“摇滚”给人的固有印象反差太大辛焱担心这位乐迷难以接受。但没想到在这之后,云堇对辛焱的支持和追捧好像比以前更加热烈了。
角色故事五
在辛焱的眼中,许多大人都因为“成见”事倍功半担惊受怕,惶惶不得终日。不知生活为何物,也不知未来在何方。她将这些想法写在了歌中,却只换来了大人们的冷嘲热讽。 “小丫头片子,哪里知道柴米油盐贵?”对此,辛焱毫不在意。因为这些嘲讽,也都只来自对她年龄的“成见”。倘若“成见”是这么容易被颠覆的东西,那就没有反抗的价值了。 她相信摇滚就像一颗又-颗的种子,一场演出过后,总会在那么三两个大人的心中生根发芽。当他们第二天起床时,也许会灵感涌现,又或是想换换心情,即使仅仅稍微变化一下思考的方式也说不定他们就会发现,困扰自身多时的所谓“现实难题”,不过是茶杯里的风暴。 当然,除了听众与“摇滚之友”以外,没有多少人会认为这是“摇滚”的功劳。但大家都会在茶余饭后聊天的时候,带上这么一句。“有个玩摇滚的小姑娘,挺有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