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秋的角色故事

角色故事一

对行秋来说,“偷得浮生半日闲”可以指代很多意思。有时指的是去“万文集舍”看新进的小说。有时指的是去“和裕茶馆”缠着云堇老板开发新饮料。而在某些特别的时候,指的是“独自行侠仗义”。击败拦路的恶匪、赶走捣乱的怪物、帮哭泣的孩子摘下挂在时梢上的风筝,这一切都在行秋“行侠仗义”的范围之内。 就像武侠逸闻中广为流传的“微服私访”故事那样,在某些冒险的尽头,行秋并不在乎动用飞云商会的力量来解决一些武力之外的问题。

角色故事二

某日,行秋的大哥前来寻他,屋内却没有人在。回来后,行秋遇到了候在走廊上的大哥。 “你房内太过凌乱,我便自作主张替你收拾了一番。行秋啊,你与大哥同样肩负着飞云商会的名声,理应为众人作出表率。岂能不知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昔年仙人有云……” 对着行秋唠叨半小时后,大哥终于放过了他,临走前留下一句奇怪的话“下次,大哥不会未经许可进入你房间了,丫鬟那边我也会提点一句。” 行秋一头雾水,不知该作何回答。离去的大哥却在转身后换上一副惆怅面孔,自言自语道“床底下还藏了书,嗯,大哥可不会去看那是什么书的。哎,行秋也长大啦,以后会不会嫌我的管教太哆嗦呢?这叫做什么来着,青春期,是吗?”行秋也很奇怪。他藏了这么多武侠小说,早已做好与帮佣们斗智斗勇的准备,可为什么一直没人来探查他的房间呢?

角色故事三

为了不让行秋成日泡在绯云坡的书店“万文集舍”里,老爹允许他前往“古华派”学武。不过,行秋很快发现,“古华派”只是没落已久的小门派,压根给不出像样的教导,就连报名用的豪华道场也是临时租借而来,根本不归门派所有。老爹当然也知道这一点。他只是想让行秋学一些华而不实的剑术,聊以娱乐。 出乎意料的是,博闻强识、通读古书的行秋已经达到一法通万法通的境界。 他在“古华派”修习,凭借自身知识辅以古籍记载,彻底振兴了衰退已久的古华武术。初入门的行秋曾对古华派武术感到失望。然而,门人善使的“小术”完全符合他的渴望。 灰粉、烟雾砂、纸鱼游水、吞剑吐火,生在商贾之家,行秋就是喜欢这种琳琅满目的选择感。当即决定花上十天半月,将古华派一百门江湖奇术学全。行秋认为,这对行侠仗义而言,也是种极有力的补充。

角色故事四

剑客少爷行秋,人前静若处子,人后动若脱兔,对着亲近的人则会变得唠叨。虽说还不及大哥,却也足够调皮捣蛋了。而这般古灵精怪个性的主要受害者,是一位出没在璃月山林一带的少年方士,重云。 “重云啊重云,昨日我为你找到一座闹鬼的凶宅,快去练练手吧。” “重云啊重云,你千万要相信我,那间凶宅里的机关不是我布置的,什么?你说根本不是凶宅?嗯,这倒不是我能预料的事……” “重云啊重云,何必用那种眼神瞪我呢?瞧你身上都青一块紫一块了,还是好好躺着吧。” “重云啊重云,我家有个丫鬟,曾在须弥国贵族府中研习精油理疗秘术。我找她来帮你推拿筋骨,你可要领我这份人情呀……”

角色故事五

“侠义”一词,释义因人而异。自由仗义者为侠,善恶分明者为侠,一身正气者为侠。但在行秋看来,“侠义”的意义,仅仅是做好事、做好人。身为璃月港巨贾之后,行秋的本分是在生意场里摸爬滚打,“侠义”二字,本该与他渐行渐远。 但在“神之眼”的帮助下,他开始办成一桩又一桩曾经只能向往的“传奇轶事”。商会的事自然不能放下,但只要能亲自行侠仗义,哪怕只是偶尔,也已让行秋倍感满足。唯一会削减行秋笑容的,只有他人口中对那些“侠士”动机的庸俗猜测。 地位、名利、暗中交易,当听到有人如此编排侠客的本心,行秋面上波澜不惊,心中却已将那人列入黑名单,放在比最讨厌吃的胡萝卜更低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