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记载表明,我们祖先在3000多年前已经开始栽培和利用茶叶树。
中国茶树的起源问题,历来较多的争论,随着考证技术的发展和新发现,才逐渐达成共识,即中国是中国茶树的原产地,并确认中国西南地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等山区是茶叶树原产地的中心。由于地质变迁及人为栽培,茶树开始由此普及全国,并逐渐传播至世界各地。
起源及原产地
茶树起源于何时?必是远远早于有文字记载的3000多年前。只是在1824年之后,印度发现有野生茶树,国外学者中有人对中国是茶树原产地提出异议,在国际学术界引发了争论。这些持异议者,均以印度野生茶树为依据,同时认为中国没有野生茶树。其实中国在公元200年左右,《尔雅》中就提到有野生大茶树,且现今的资料表明,全国有10个省区198处发现野生大茶树,其中云南的一株,树龄已达1700年左右,仅是云南省内树干直径在一米以上的就有10多株。
有的地区,甚至野生茶树群落大至数千亩。所以自古至今,我国已发现的野生大茶树,时间之早,树体之大,数量之多,分布之广,性状之异,堪称世界之最。
近几十年来,茶学和植物学研究相结合,从树种及地质变迁气候变化等不同角度出发,对茶树原产地作了更加细致深入的分析和论证,进一步证明我国西南地区是茶树原产地。
祭品说:这一说法认为茶与一些其它的植物最早是做为祭品用的,后来有人尝食发现食而无害,便“由祭品,而菜食,而药用”,最终成为饮料。
药物说:这一说法认为茶“最初是作为药用进入人类社会的”。《神农本草经》中写到:“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食物说:“古者民茹草饮水”,“民以食为天”,食在先符合人类社会的进化规律。
同步说:最初利用茶的方式方法,可能是作为口嚼的食料,也可能作为烤煮的食物,同时也逐渐为药料饮用。
白茶
分为:白芽茶、白叶茶、白芽茶
形状:表面满披白色茸毛的轻微发酵茶,由宋代绿茶三色细芽、银丝水芽演变而来。
作用:清热降火、健胃提神、提高免疫力、促进脂肪代谢、维持血糖平衡、消炎抗癌、提高视力、预防眼部疾病。
绿茶
分为:洞庭碧螺春、南京雨花茶、金奖惠明、安化松针等。
形状:直条形、圆珠形、扁形、片形、颗粒形、松针形、卷曲型、兰花型、尖形等。
作用:预防癌症、消炎抗菌、促进消化、护齿明目、延缓衰老、减肥。
红茶
分为:小种红茶、功夫红茶、红碎茶。
形状:条形、直条形、浓眉性、卷曲型、砖型、碎片型、粉末型。
作用:暖胃散寒,可以改善胃寒所导致的脘腹冷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痛、腹胀、提神醒脑、抗氧化。
烘焙
柔情
炒青
晾青
摇青
凉青
晒青
采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