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EN

茶叶文化

中国汉族人饮茶注重一个“品”字。凡来了客人,沏茶、敬茶的礼仪是必不可少的。 当有客来访,可征求意见,选用最合来客口味和最佳茶具待客。以茶敬客时,对茶叶适 当拼配也是必要的。主人在陪伴客人饮茶时,要注意客人杯、壶中的茶水残留量,一般 用茶杯泡茶,如已喝去一半,就要添加开水,随喝随添,使茶水浓度基本保持前后一致, 水温适宜。在饮茶时也可适当佐以茶食、糖果、菜肴等,达到调节口味和点心之功效。 茶文化在汉族的生活中,非常重要。

品茗指南

新茶的饮用

新茶并非越新越好,喝法不当易伤肠胃,由 于新茶刚采摘回来,存放时间短, 含有较多的 未经氧化的多酚类、醛类及醇类等物质,这些物 质对健康人群并没有多少影响,但对胃肠功能差, 尤其本身就有慢性胃肠道炎症的病人来说,这些 物质就会刺激胃肠黏膜,原本胃肠功能较差的人 更容易诱发胃病。因此新茶不宜多喝,存放不足 半个月的新茶更不要喝。

饮茶与季节

中国大部分地区是季风气候, 春温、夏热、秋凉、冬寒,四季 极为分明。因此,不同季节喝茶 也应做相应调整,一般主张:春 饮花茶,夏饮绿茶,秋饮青茶, 冬饮红茶。

茶叶品质鉴别

一般地,茶叶品质可用感官审评的方法去鉴别。 就是通过人的视觉、感觉和味觉器官,抓住茶叶固有 的本质特征,用眼看、鼻闻、手摸、口尝的方法,最 后综合判断出茶叶品质。通常地,首先用双手捧起一 把干茶,放在鼻端,深深吸一下茶叶气味,凡具有茶 香者,为好茶;凡具有青腥味,或夹杂其他气味者为 差。同时,还可结合茶叶色泽来鉴别;用手抓一把茶 叶放在白纸或白盘子中间,摊开茶叶,精心观察,倘 若绿茶深绿,红茶乌润,乌龙茶乌绿,且每种茶的色 泽基本均匀一致,当为好茶。若茶叶颜色杂乱,很不 协调,或与茶的本色不相一致的,即为品质欠佳的。

MORE>

《茶录》,(宋)蔡襄(1012年-1067年)作于宋皇佑(1049年—1053年),是宋代重要的茶 学专著。全书分为两篇。《茶录》是蔡襄有感于陆羽,《茶经》“不第建安之品”而特地向皇帝推 荐北苑贡茶之作。计上下两篇,上篇论茶,分色、香、味、藏茶、炙茶、碾茶、罗茶、侯茶、熁 盏、点茶十目,主要论述茶汤品质和烹饮方法。下篇论器,分茶焙、茶笼、砧椎、茶铃、茶碾、 茶罗、茶盏、茶匙、汤瓶九目。是继陆羽《茶经》之后最有影响的论茶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