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疫情

较上日+27
81048
全国确诊
较上日+39
113
疑似病例
较上日+1373
67022
治愈人数
较上日+10
3204
死亡人数

疫情趋势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症状及预防方法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症状并非只有新闻中提到的那些发热、咽痛、咳嗽等典型的症状,武汉大学人民医院1月24日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识别升级版,目前已经发现多例不典型的症状患者,具体症状如下。

典型症状

发热、乏力、肌肉酸痛、咽痛、咳嗽,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症状少见,多在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

不典型的症状

大家要进一步的提高防护意识,做到以下几条:

视频防控知识



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谣言

1.保持喉咙湿润可以预防病毒?

有传言称「即便吸入了病毒,如果喉咙湿润的话,病毒大多会沿食道进入胃部,而不是沿呼吸道进入肺部。胃里有胃酸,能有效杀死病毒,所以要多喝水」,专家称:没有研究显示频繁喝水能预防新冠病毒感染,水喝太多可能使体内电解质失衡,对肾脏等器官造成额外负担!

2.口罩里垫一张纸巾,就能反复使用?

在口罩里垫纸巾不能延长口罩寿命,反而影响使用效果,一般来讲,一次性口罩不建议重复使用,N95 口罩在保存得当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多次使用,但最好不要超过 5 次。

3.空气里有气溶胶,绝不能开窗通风?

要分情况,对于一般小区的居民,能开窗通风.需要注意,气溶胶是有可能随空气流动的,由于气流方向不当,可导致污染气溶胶流向干净的区域。 如果有居家隔离者,必须单间隔离,或处在全屋出风的位置,公共区域或其它房间自然通风时必须关闭患者所在屋子门窗。 同时注意不要用风扇等高流速设备通风,以免引起湍流,让本已沉降的微粒重新悬浮。

4.别吃鱼,某地有121个鱼塘感染?

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来源是非法销售的野生动物,正规渠道售卖的各类肉制品仍可彻底煮熟后食用。

5.电吹风对手和面部吹30秒能消毒?

杀死新型冠状病毒至少需要 56℃,30 分钟,可用于物体表面消毒等。电吹风的温度即使能达到 56℃ 甚至更高,对着手和面部持续吹 30 分钟,也容易造成烫伤等伤害。还是好好洗手,做好清洁吧。

6.益生菌能提高免疫力预防新冠肺炎?

「提高免疫力」本身,就只是一个营销概念,并没有明确的科学内涵。用益生菌提高免疫力,无异于「大海捞针」,效果虚无缥缈。

7.比口罩更重要的是手套?

不在医院,只是日常外出,不用专门戴手套。关键是要勤洗手,养成洗手、在外面不用手抠鼻子、揉眼睛的好习惯。

8.出现流涕和咳痰就不是新冠肺炎?

根据是否流鼻涕和咳痰就果断判定不是新冠肺炎,是不准确的,新冠病毒感染肺炎的主要表现是发热、乏力、干咳,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腹泻等症状。

9.新冠病毒可以通过蚊虫叮咬传播?

新型冠状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通过接触传播。并没有证据说明虫媒传播(蚊虫叮咬传播)。

10.双黄连可以预防新冠病毒?

现有临床研究数据不足,不建议用双黄连预防新冠病毒,2013和2014的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显示,双黄连合剂(口服液、颗粒、胶囊、片)在中成药口服制剂中不良反应中分列第二名和第一名。而关于它在人体中“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的效果,目前的公开数据不足以得到证明。